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收益展现 > 正文

拿什么来关闭你 要怎么破解红辣椒手机怎么关闭广告拦截插件啊
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08-20分类:收益展现浏览:评论:27


导读:全国两会召开之际,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发布会上提到,老百姓们在APP中看到不喜欢的广告时,应该很容易地就能点击关闭,但现在的广告上的关闭键太小,用户找半天都找不到。(...

拿什么来关闭你 要怎么破解啊

全国两会召开之际,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发布会上提到,老百姓们在APP中看到不喜欢的广告时,应该很容易地就能点击关闭,但现在的广告上的关闭键太小,用户找半天都找不到。(3月2日《人民日报》)

天下苦APP广告久矣!一番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,引发热议。事实上,这种在人们打开APP之后霸屏的广告,是“弹窗广告”的一种。最初的弹窗广告,是大家都并不陌生的电脑开机广告和浏览器广告,只是随着移动手机的发达,现在的弹窗广告都投放在手机端。2010年《时代》周刊曾经评选出世界50大糟糕发明,弹窗广告不负众望,位列其中,与其他产品一起遭到人们的唾弃。

弹窗广告至少对人们造成了三方面的困扰,首先是影响用户体验。设置小关闭键让人找不到?那只是雕虫小技。为了打断用户的正常浏览,弹窗广告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:有的广告有两个“关闭”键;有的广告的关闭键是另一个广告的链接;有的广告在界面上画一根线,营造出一种让用户以为自己掉了一根头发在手机上的效果,引诱用户点击。去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《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(2020)》中显示,测评的600个%含有广告,其中69.7%的广告连关闭键都没有,不请自来,令人恼火。

其次是传播各种违法信息。弹窗广告之父伊凡·佐克曼起初发明弹窗广告时,是想让每一个广告都有自己独立的视窗,而不用附着在网站页面上,影响美观。但他却没有想到,随着技术的发展,视窗承载的却已不仅是单纯的广告,各种视频、游戏、软件、木马、色情信息均成为视窗的内容。只要你打开网页,它们就会接连不断地从各个角落弹出来,不仅干扰了用户,还搅得整个网络空间乌烟瘴气。

最后是侵害用户隐私。在以往一对多的播撒式广告传播中,广告的命中率很低。但如今借助大数据技术,广告主可以搜集用户的浏览数据和个人信息,比如搜索记录、在各个页面的停留时长、从哪个页面进入,搜集的信息越多,用户画像就越丰满,投放的广告就更精准。在这种广告策略下,用户除了受到弹窗广告的骚扰,个人信息还遭到了侵犯。

弹窗广告的运营模式为“个人信息+弹窗”。针对贩卖个人信息,刑法第253条规定,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针对弹窗,广告法第六十三条规定,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,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一键关闭的,对广告主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。

计算可知,弹窗广告的违法成本上限,为“七年有期徒刑+三万罚款”,远远小于其获利。《财经》杂志记者在《追踪“数据堂”:特大侵犯个人信息专案,震动大数据行业》这一深度报道中指出,出售个人信息虽可入刑,获利却以数十万元起步,不少人在暴利驱动下依然铤而走险。而广告主在弹窗广告不设置显著关闭按钮仅需被罚三万元,却可完成广告的全方位、精准覆盖,在网络上投放强制性弹窗广告,不同于在物理空间投放广告,用户无处可躲,广告的命中率几乎达到100%。

不过,随着国家监管的收紧,弹窗广告这一网络“牛皮癣”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。去年7月份,工信部发布了《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》,在年前完成了40万款主流APP的检测工作,并点名批评了131款滥用个人信息权限、广告关不掉等有侵犯用户权益行为的APP。3月初,工信部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用户以后再遇到弹窗广告,可以打举报。

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,固然需要政府出手,但也需要用户的反馈,用户不是消极的被害者,同样也是积极的治理者。只有用户也形成治理的主体意识,才能与政府形成治理合力,关掉不请自来的弹窗广告。

文/何煦阳(湖南师范大学)

来源:红网

作者:何煦阳

编辑:张瑜

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


已有2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

欢迎 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