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app弹出广告太精准 是因为手机被监听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10-02分类:跳转广告浏览:评论:3
前段时间,央视就“APP能精准推荐广告是否因为手机被监听而致”进行了揭秘。
手机APP弹出的广告太精准了。刚和朋友聊起火锅,APP就给你推荐餐厅、食材....让人不得不怀疑,手机APP“偷听”情况是否存在?
目前所有厂家都否认自己主动监听用户对话,同时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们在窃听。但根据专家做出的测试显示:
假如发一个语音,当手松开了以后,这个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;甚至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,录音依然可以持续进行一段时间,但都会自行终止。只是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,锁屏下持续录音的时长略有不同。
也就是说,“监听”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。
但成本高、效率低、法律风险大,目前尚未发现真正意义上有哪款APP出现过这种把语音信息上传之后的偷听行为。
而之所以APP能精准推荐广告,是因为它们对你的购买、浏览、搜索记录以及是下载过的应用程序清单等信息进行了大数据分析,甚至还汇总你的好友信息和其他APP数据。
虽说目前技术上的”偷听“能力还未被滥用,不过很多APP仍存在不合规的现象,比如隐私篇幅过长、用户难以读懂、无法注销,以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、强制、频繁、过度索取用户权限等。
对此,有专家表示,当用户点开APP的1秒内,其特征已经被分析并发给了广告主,谁出价最高,那么用户手机上就会显示谁的广告,这就是竞价交易。而APP广告的精准投放与竞价交易,是建立在过度索权、收集个人信息基础上的。
好在,针对上述情况,部分手机厂商已开始行动。
去年6月份,苹果透露,将把系统的“广告标识符(IDFA)”分享功能由默认开启的状态变为默认关闭,这样会致使APP不能直接收集用户数据用于个性化广告,而需要先征求用户允许,否则将会被移出苹果应用商店。
通俗来说,IDFA相当于一个手机身份证,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可能被记录在其中,如常用哪些APP、平时在哪个区域活动、经常搜索哪些产品等。通过IDFA,APP便可以形成一个用户画像,并依照画像向手机精准地推送广告。
就在本月初,苹果推送了全新的开发者预览版系统。
在该预览版中,应用跟踪透明度功能上线,当应用程序访问手机IDFA事,会弹出窗口提醒用户,提供“允许跟踪”和“不允许应用程序跟踪”的选项。
目前,已有部分应用遵守苹果新的隐私规则,把广告跟踪的选择权交给用户。
现在有消息称,谷歌也开始采取类似的做法,拥护用户的隐私。
根据最近泄露出来的一批截图显示,将会在系统安全层面有较大的提升。
根据泄露出来的屏幕截图显示,增加了隐私指示器功能,当应用程序使用相机或麦克风时,用户可能会收到状态栏指示器中的警告。
点击状态栏上的指示图标就会在屏幕上方弹出一个窗口,告诉用户哪些应用程序正在使用相机或麦克风。
泄露的开发文档显示,这些指示图标必须使用亮色显示在屏幕顶部,并且无论任何情况下,只要摄像头或麦克风被访问,就会被显示出来。
据了解,这项隐私保护功能在两年前便开始了测试了,并且会在中正式推出。
同时,系统中的“隐私”设置也会在中得到改进。
新的隐私设置可能包含禁用摄像头、关闭定位功能和完全静音麦克风。用户可以使用“传感器关闭”功能禁用设备上的所有传感器,但这个功能只有在启用了“开发人员选项”后才能使用。另外,“传感器关闭”功能可以部署在下拉菜单栏中,使用户可以更快速的关闭手机上的各种传感器。
当然这批截图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,而今晨首个开发者预览版已发布,面向开发者引入了数十个新内容,虽然没看见防跟踪功能的身影,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次开发者预览,此后在3月、4月还有两次开发者预览版,从5月开始到8月结束则有四次测试版。而最终的正式版可能会等到8月底或9月份了。
目前暂定的Android12发布日期时间表
此前,苹果将对iOS系统的隐私政策进行修改的消息传出后,在整个移动广告行业掀起了波澜。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就是Facebook,新的隐私政策很可能冲击其APP依赖用户的行为数据而进行精准投放广告的模式。
不过目前已经有六家移动广告公司“抱团合作”来应对苹果的这项隐私政策,他们将提供相关建议和最佳做法,帮助广告商和开发者向相关消费者展示广告。
如果Android系统也跟进这样的做法,那么其广告平台的用户同样会受到影响。但相较于苹果严苛的隐私保护系统和防跟踪功能,Android12的防跟踪功能不会非常严格,可能开发者即使未获得用户的许可,也能够跟踪用户的部分数据。
据推测,Android12采取的做法可能类似于Chrome浏览器的安全计划——Chrome能够禁止第三方网站追踪cookies,但同时也在为网站和广告商提供其他工具来收集有限的用户数据,比如广告商能够锁定兴趣相似的人群,而不是具体的个人信息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保护了用户隐私,同时又为广告商提供了数据,维持它核心的广告业务。
对此,有网友认为,在隐私安全方面国内安卓系统已经给了用户更多的保障,小米的MIUI和华为的EMUI等早就有了类似的功能。
比如,MIUI12发布后,小米推出了一个主要功能,即“照明弹”。通过这个照明弹,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权限被使用过,以及使用了多少次,APP在后台的所有操作都可以简单直观地呈现给用户。
就目前国内的环境来看,整治手机APP霸王条款以及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更迫在眉睫。
曾有很多网友吐槽,想下载一款App软件,却被索要各种用户权限,每当拒绝,该款App就无法使用。
针对这部分APP的越界行为必须要严打重罚,就在去年,工信部已对52万款APP进行了技术检测工作,责令1571款违法APP进行整改。
并且本月初,为了规范App任意收集、使用麦克风录音权限,工信部已发布《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》。同时,工信部正在起草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》,划出底线,明确红线,更好保护个人信息。
接下来工信部将重点解决“麦克风权限滥用”“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读写相册”“过度索取通讯录”“隐藏个推关闭选项”等当前用户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。
相信不久的未来,应用厂商无限制访问应用权限的日子会受到严格限制。
相关推荐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跳转广告排行
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