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电影推荐]以《手机》为例,解析冯小刚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风格及其魅力所在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10-10分类:插屏广告浏览:评论:21
作为“非第五代导演”,他却有着盖过第五代导演的才华,他擅长商业片,喜剧作品带着浓浓的京味儿。他将喜剧精神,如《天下无贼》,将世俗精神,如《非诚勿扰》,以及平民精神,如《老炮儿》植入到电影中,形成颇具个人特色的电影风格。他在1997年拍摄的《甲方乙方》,开启了内地贺岁片市场,他因此被称为内地“贺岁片之父”,他就是“非科班”出身的大导演冯小刚。今天本文就冯小刚于2003年贺岁档上映的转型之作《手机》。
《手机》于2003年上映,由冯小刚执导,葛优、张国立、徐帆、范冰冰大咖等主演。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的同名小说《手机》。该片于次年荣获“第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”与“第24届金鸡奖”提名。
《手机》讲述了事业如日中天的电视主持人严守一,因为一次手机遗忘在家里,被妻子于文娟发现其手机里的秘密后,而导致婚姻破裂。严守一为了继续守住手机里的秘密,不断地编造谎言,在谎言与现实中,严守一渐渐迷失了自我,不仅因此丢了工作、丢了婚姻,更将自己的人生过得一塌糊涂。
《手机》体现了冯小刚的新风格和转型的方向,尽管仍有十足的京味儿,但却没有《甲方乙方》中的冷幽默,同样没有《天下无贼》中的自我调侃,可以说《手机》是一部令人“笑中带累”的现实主义作品,“笑”是因其喜剧内涵,此“累”非彼“泪”,不少观众在看过后,都会觉得葛优饰演的严守一与张国立饰演的费墨活得太累,在谎言与现实中交换,在妻子与情人之间周旋,岂有不累之理?
作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,除了高于生活的艺术性外,自然还有对现实的思考与意义。本文将从电影主题、影片隐喻、人物性格塑造三方面剖析《手机》这部现实主义影视作品,在文末我会就《手机》对现实的意义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。
01.电影主题:可怕的不是隐藏于手机里的秘密,而是表里不一的人心
“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”,这是电影《手机》海报的宣传用语。也许有人会纠正小编:不是“勉”字么?怎么是“免”字?当然不是小编写错了,当你看完整部电影后,你就会恍然大悟:哦,还真是“免”,其实包含了一种劝勉式的说教。
从前马车很远,书信很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而现在,交通发达,讯息通畅。以前两人是天涯海角,但心却近在咫尺;现在两人是零距离,却心咫尺天涯。而造成这种局面的,正是通讯设备――手机。手机,作为现代社会科技与文明的产物,几乎人手一部,而随着功能的健全,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隐私藏匿于手机之中。
影片借费墨之口说出:“你们的手机里藏满了秘密”。这句话点明了影片主题:每个人的手机里都隐藏着不能说的秘密。影片虽然上映于2003年,距今已16年,但其纪实性的表现手法,使得影片代入感强烈,即使放在当下,其主题仍旧能契合社会现状。那么影片是如何体现主题的呢?
运动镜头的运用: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,将人物内心活动外放。
在影片一个场景中,拨给严守一的手机信号瞬间穿越广阔的空间传导到严守一手机上,这个空间交错的升降镜头,体现出了对隐私权的侵犯,镜头一转,给了正在开车的严守一:手机还是带在身上踏实。
这一镜头的描写,意在告诉观众手机就是严守一个人隐私的载体。同样的运动镜头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又多次运用,镜头捕捉到的是一脸惶恐不安的严守一,足见手机秘密的披露、个人隐私权的被侵犯,给他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。
特写镜头:放大人物动作,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动感化,引起观众思考。
影片数次运用特写镜头,将严守一删除短信的动作顺畅地表现了出来,甚至打电话也要躲在厕所里、将前妻和儿子的照片交给费墨代管等,体现了严守一心思缜密、形式果断、做事不留痕迹的特征。
这一系列特写镜头,将严守一死守个人隐私的特点表现的生动形象,同时也能引起观众的思考,与剧中人产生共鸣。
人物语言的运用:富有内涵的台词,总是能戳中人心,给予观众深层次的思考与体悟
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或者社会含义的人物语言,是人们表达、交流信息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。进入电影的人声是电影声音中最积极、最活跃的因素。苏联电影理论家佛雷里赫认为:“现代电影艺术的本性归根结底决定于画面同有声语言综合的结果”,总之人物语言是人物与人物之间、人物与观众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,是电影诸元素中具有释义作用的一种特殊元素,它在影片中起着叙事、交代情节、刻画人物性格、凸显主题等特殊作用。
“冯式电影”台词可以用“俗”和“活”两个字全面阐述。所谓“俗”,指一般人物台词通俗化、平民化、生活化;而所谓“活”,则是说人物台词调侃化、创新化、趣味化。而“冯式电影”正是根据故事情节、影片风格、语言环境,巧妙地嵌入其中。
选取《手机》里几段台词来探讨“冯式电影”的“俗”与“活”:
台词一:在火车上,沈雪说道“一个人窝囊,出门老受气,便天天在家练俯卧撑。爹问:孩儿,你这是干啥哩?儿说:俺学电视上,练胸大肌。爹兜头抽了他一把掌:练也白练,再练也没你姐大…看到这的时候。小编是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。这段台词在体现“俗”的同时,又保证了语言的诙谐,制造出了喜剧效果。接地气的台词,契合了现实主义影片的语言风格。
台词二:严守一:我发现两女人在一块,不是故事,它就是事故。
台词三:严守一:太传统不好,但是太饭桶更不好。
台词四:费墨:世界上最怕的是什么,结盟。
台词五:费墨:要做一个好人不难,但是要做一个不说谎的人,难。
这几句台词可谓是“活”的出奇,不仅起到了自我调侃的作用,还具有趣味性,更值得让人深思,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说“好像很有道理,我竟无法反驳”,值得观众回味,有种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的感觉。
《手机》中无论是镜头对人物的刻画、还是雅俗共赏的人物语言,都在体现着影片的主题。可见单单从剧情上探寻主题是远远不够的,还得细细品味人物语言即电影台词以及对镜头的剖析。
02.影片隐喻:多种隐喻的运用,使得影片所表达出的主题含蓄委婉,同时也给观众一种探寻答案的思考
影像符号的隐喻,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表意过程。具有“多相性”的特征。通过对影像符号超越具象涵义的阐释,可以探寻到由具体意象抽象出来的深层意蕴,用一句诗来阐释就是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在见不不可见之间若隐若现。
区别于现在网络上的内涵段子,电影大师使用的“隐喻”更为隐晦但却极为诱惑,半遮半掩撩人心魄。冯小刚在电影中则运用的隐喻颇多,如《天下无贼》中:一群贼和一个天真的傻根,和两个弃恶从善的牧羊犬,则隐喻着一个道德自救的希望;《卡拉是条狗》中的“卡拉”,用狗作为隐喻,反映社会现实,表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同情;《大腕》中密集的隐喻则充满了对社会的鞭挞。
同样,冯小刚在《手机》里也运用了隐喻。
首先,第一个隐喻便是手机。手机之于剧中人以及现实中的我们,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。在《手机》中,手机已成为隐藏秘密的载体,更是人心里不可告知的一处秘处。手机贯穿全片,以手机为线索,不断用手机影射人们内心深处不可公开的秘密。
其次,第二个隐喻便是影片开始与结尾同一首歌。说歌也不是歌,而是一段话。为何一段话不用电话的形式传达?而是以唱的形式呢?这其实也在隐喻:在通讯不发达的过去,人们沟通的形式单一,人声就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,而结尾仍旧以这首“歌”结尾,意在表露,手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沟通,还有内心深处交流的阻碍。手机的出现,原本是消除沟通障碍的,但却成为了两个人心与心交流的妨碍。
再其次,第三个便是“严守一”这个名字的隐喻。“守一”亦作“守壹”。语出《庄子·在宥》:“我守其一以处其和,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……”。谓“专一、忠于某一信条”。在影片中严守一的所做所谓,完全违背“守一”之意,颇具讽刺意味,以反讽的形式隐喻着,做人要“忠一”、做事要“专一”
作为一名颇具才华的导演,冯小刚不仅仅会依靠明面上幽默的电影元素来创造电影的喜剧效果,还会通过暗地里的隐喻来凸显电影主题思想。看似搞笑荒诞的情节,背后却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性与教育性。
03.人物性格:在谎言与现实中交换,在妻子与情人之间斡旋,严守一形成了双面性格。
影片数次在严守一打电话时,说“我在开会呢”,但其实严守一没有一次是在开会,这句台词一方面说明严守一说谎已成为习惯,另一方面表明,随口而出的“我在开会”,是严守一对隐私的本能的保护。这是严守一一面性格的体现:谎话连篇,出口成谎。在对待沈雪时,他尽是甜言蜜语,将自己包装成一副“忠于爱情、忠于一人”的绅士,这是他另一面性格的体现。
影片中,严守一多变的性格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,可以说正是双面性格的塑造,才将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。
现实中,“严守一”们不在少数,他们为了守住手机里的秘密,当面一套背后一套。其次是费墨,与严守一同样,是圆形人物,表面上给人一种谦谦君子、正人君子的模样,背地里却与女学生有着密切关系,这种人设的“崩塌”是十分急速的,在一瞬间就崩塌,以至于后果甚至比严守一更严重。
一部电影主题的体现与深化往往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联系在一起。有电影人说“文学是人学,电影艺术也是人学”。电影作品的核心是人物形象。那些经典电影作品之所以能使观众念念不忘,就在于它们为观众创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“活生生”的人物。
04.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海角天涯,而是你在身旁,手机里却藏着不能说的秘密,基于《手机》,我来谈谈影片带给我们现实的意义。
刘震云在小说《手机》里说“手机,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,没有它的时候,人挺自由的。有了它人成风筝了。别怪手机还是人的事”。原本用于沟通的手机,却成为两人之间的芥蒂,到底是人控制了手机还是手机控制了人?
冯小刚在《手机》上映前曾说过一句话“我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深挖生活,甚至揭生活的伤疤”。也却是如此,《手机》十分强烈地和现实生活产生了互动,让观众成为了剧中人,剧中人成为现实中的人。至此,《手机》中的手机已不是我们关注的主体,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使用手机的人,既是剧中人。也是现实中的我们。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手机?如何与人沟通?我想影片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。
结语:
冯小刚导演擅长抓住生活中的表象,通过颇具个人特色的影片来揭露表象下隐藏的实质。以“冯氏电影”特有的电影元素,将影片雅俗共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,我想这就是“非第五代导演”冯小刚的电影魅力所在。摘自网络
发布于2020-01-
11
展开剩余全文
相关推荐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插屏广告排行
- 最近发表
已有2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